公司開展執行力、目標管理、系統管理講座
為使新的一年有更好的發展,公司12月31日下午組織專場講座,由高級顧問王增有為中層以上干部、骨干講解了執行力、目標管理、系統管理。
王部長以對“知與行的思考”,引出了對干部職工工作的要求和標準;以對“執行力的思考”,闡述了執行力的含義、分類及如何提高執行力?以對“目標管理的思考”,講解了目標管理的概念、特點及為什么進行目標管理?以對“系統管理的思考”,引用錢學森、貝塔朗菲為例,提出了系統管理的特點及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運用系統管理的思路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
王部長以陳寅恪的“三不講”與杰克.韋爾奇的“知道了與做到了”的區別為開場白,提出了創新與管理的思考。
做事首先要有起點,看、聽、想、說、做、悟,關鍵是“悟”,只有站在行業前列才能談得上“悟”,做好總結是“悟”的開始。“看”分為“看到,看透,看淡”三個境界。還有王國維的三個人生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做學問也如此,公司技術、管理做到行業領先水平就有話語權,企業成功=(模式+系統+導師)X努力。
講了什么是執行力?執行力是一種能力,是充分地、有效地利用資源,按時、保質、保量達成目標的能力,是一種結果力,關鍵是團隊執行力,分為個人執行力、團隊執行力。個人執行力又分員工、中層、高層、總裁的執行力,團隊執行力指個人執行力和好的執行環境。如何提高執行力?員工:單兵作戰的能力(危機感、激勵體系、明確的目標與計劃、執行的效率)。團隊(溝通是前提、合作、快速的反饋系統是關鍵、高度的責任感是升華)。
方針目標管理的含義:以目標為導向,以成果為標準,自上而下地確定工作目標,自下而上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管理方法。為什么要進行目標管理?沒有目標的管理不叫管理,達不到目標的管理是失敗的管理。如威爾公司2015年的指導方針是“客戶導向,高效運營”,目標分經營目標與各項管理工作目標等。
提出系統管理特點:整體性、層次性、目的性、協調性、環境適應性。企業是系統,由投入和產出組成,人、財、物轉換產出,關鍵是轉換,轉換的好各要素有機協調運轉就會產生1+1>2的效應,否則就會產生負效應。
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運用系統原理管理我們的工作?
1.對管理體系進行系統分析。包括系統的要素、結構、功能、集合等方面,管理就是建立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
如目標管理,對目標設置(預定目標)。(1)高層預定目標。(2)重新審議組織結構、職責分工。(3)確定下級目標。(4)上下級實現各項目標所需的條件及實現目標后的獎懲事項達成的協議。
2.堅持一個系統只有一個目的,其子系統要圍繞這個目的,服從這個目的,形成合力,統籌運動。
3.根據整體性,必須要樹立全局觀點,不要孤立地看問題,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
4.各個系統都應建立合理的層次結構,上一層次只管下一層次,下一層次只對上一層次負責,要求領導只做本級領導崗位職責的事,各層做各層的事,職責分明,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最后,王部長引用楊絳先生的《百歲感言》,告誡大家學會快樂的生活,遇到不快樂之事要學會忍讓,并把不快樂變成快樂。
公司董事長王冠男提出要求,聽講人員認真思考、消化吸收講座內容,能真正用于產品開發、生產、銷售管理中,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素質。
講解了技術、產品、解決方案、項目、定制維護方面內容:
技術:是可以被產品引用,有固定的功能特點和技術指標,是組成產品的關鍵部件,是產品的亮點。
產品:能夠獨立運行使用,有明確的功能定義和指標參數,有文檔、包裝等配套部件組成,是解決方案的核心。
解決方案:是能被用戶使用,可以為用戶帶來價值的完整產品,包括軟件、硬件、網絡通訊和計算機等配套產品組成。
項目:是滿足某細分市場用戶的解決發難產品也是對標準解決方案產品的再次定義,涉及少量功能開發、增減等變動。
定制維護:是在解決方案或項目產品基礎上,對特定用戶、特殊需求的小改動、小定做,不涉及功能性擴展開發。
關系圖:
其中用戶花錢購買的是定制維護、項目產品和解決方案產品,上述產品好壞、質量高低、競爭力強弱取決于技術好壞,成熟度和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否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