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關于這個欄目
二十五年間,威爾數據創造過很多個“第一”,市面上第一臺彩屏考勤機,第一臺拍照考勤機,第一款使用ARM技術的智能終端……
技術創新,可以改變世界。威爾人創新求變,只想在一段段探索之旅后,成為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治愈者”。
欄目第七期,我們想聊聊關于威爾價值觀的“創新求變”。
-創新求變-
創造:打破慣性、突破常規、快速迭代,打開思維局限、放眼全局,創造更多的可能。
迎新:敏銳地感知外部變化,開放地迎接新事物、新思路。
求變:擁抱變化、相信變化、主動尋求變化。
“我在工作里的創新求變,更多是用新的方法來解決舊的問題。”
孫曉悅是威爾數據研發人員里的“技術大牛”,從硬件事業部到軟件中心,八年間,他在威爾產品原有的基礎上做衍生,也在行業內不斷探索,他說自己自始至終想做的,都是能讓客戶與威爾相識、相知的產品。
“我是習慣先行動的那種人,就算是一個小工具或者小插件,我也會做得差不多了,再去跟大家說我覺得它是可以的,咱們可以繼續深入。”孫曉悅笑稱自己可能是“先吃螃蟹”的人,“但是先做也不是瞎做,你得思考好。”
在進入威爾數據之前,孫曉悅仿佛游俠,一直在不同的行業中嘗試和輾轉。“我剛畢業那會兒什么工作都做過,賣過電腦、修過電腦打印機、去北京做過數據運維、駐地做過軟件培訓,還當過網管、安過監控你能相信?”談起過去的回憶,他感慨那時的經歷非常豐盈,“每一份工作我都很認真,但說實話一直感覺不太適合自己,直到來了威爾,我才感覺是找對了方向。”
回想當初一個偶然的機遇,孫曉悅通過朋友了解到了威爾數據和公司所處的行業,便想要加入威爾數據共同奮斗,但在簡單的溝通過后,得知公司暫時沒有招聘計劃,失望之余他也暗暗做了一個決定。“那時候我對編程還不是太熟悉,我就自學,然后做了一個類似于單片機的產品,拿給當時的人力資源同事,我讓他帶給老板看。”說到這里他也有點不好意思起來,“當時真是年少輕狂啊,但回想起來確實機遇性很強,因為公司后面確實給了我機會,讓我進入到了這個行業里,給了我真正成長的空間和歸屬。”
正如他一直以來尋求的那般,孫曉悅找到了愿意始終為之奮斗的事業。他想做創新的、核心的產品,并且希望能跟更多人一起,分享這種工作和成果。于是,他在技術研發崗位,開始了屬于他的修行。
彼時市面上的考勤機設備,通訊模式仍有不足,用戶在錄完人員信息后,需要手動下載檔案,才能將人員導入到考勤機中,錄一次就需要手動通訊一次。小型企業用之尚可,但隨著經濟發展,大型企業不斷涌現,數萬名員工數百臺設備難道都要一一手動操作?
為了能夠徹底解決設備與后臺之間的通訊問題,免去用戶的重復工作,孫曉悅將零碎的想法優化重組,做出了威爾第一版實時通訊軟件,后又經過修改,配合開放接口,不斷迭代優化。
“那時候感覺自己還是做出了有價值的東西,后來又陸陸續續參與了N8、雙屏消費機、M7、L4、大屏盒子這些產品,成就感肯定有,但我更多的是感覺到創新求變是一個過程,我們研發人員是要盡力讓產品穩定,這要求你不僅僅是自發性地想問題,你還要想到一些別人沒想到的,做一些別人沒做到的,說到底就是——改變現狀,提高效率。”
在孫曉悅看來,“創新求變”對于研發人員來說,就是提升產品質量和效果,這是最直接的。因為身處市場后方,所以他們只能是更好地去支持市場,關注市場的動向,思考自己能夠去給市場帶來什么。
得益于豐富的行業經歷,孫曉悅成了研發人員里的“老中醫”。“行業接觸教給我很多東西,因為當你真實地在各行業中經歷過服務過,你自然而然能想到他可能會有什么需求。但你光想到了不夠,你得用最簡單的辦法,讓有這個需求和沒這個需求的人,都能用同一款產品解決問題。”
“不要只考慮一種用戶的需求,誰也不可能一次性就成功設計出完美的產品,問題一定是多元化的。作為設計產品的人,一定要將自己放空,跳脫出開發者的身份去體驗,用接觸用戶和市場的經驗,不斷完善和優化產品。”
今年,公司決定重新梳理產品框架,提高產品效率,于是找到孫曉悅,又聯合其他事業部門的相關同事組建團隊,共同為威爾產品打造一套全新的平臺架構。孫曉悅把這件事比喻成自己可能是給產品接上一條腿的人,但這條腿也可能會不太協調,所以不如從頭開始,他不怕難,他和團隊都有信心。
“很多人可能都有創新的想法,但求變的決心是很難下的。”最后,孫曉悅告訴我們,為了新中臺的開發,公司集結了有相關經驗的技術骨干,“我從來沒覺得我做的是什么大事或者了不起的東西,更不是從0到1這種創造,我希望我是從1到2,在前人的基礎上,讓產品更好吧。”
于是,在晝夜更迭間,孫曉悅和更多的技術研發人員們,用簡短的用詞談話,用豐富的經歷投入,更用一次次的技術攻堅,攻克難題,相信那些不確定和未知,毅然決然走進技術和產品的“新世界”。
Innovation for change
還有很多在工作中秉承價值觀的威爾人
更多人的故事正待書寫
敬請期待
山東威爾數據股份有限公司以“為用戶提供身份識別整體解決方案及落地服務”的發展戰略,聚焦校園及政企用戶,主導產品有:智慧校園協同教育云平臺、校園身份識別應用解決方案、智慧企業管理平臺、身份識別智能終端,廣泛應用于門禁、考勤、消費、班牌、會議、訪客等需要驗證人員身份的場所管理。
公司秉承“第一原則、誠信務實、勇擔責任、創新求變、努力奮斗、合作共贏”的核心價值觀,研發生產核心產品:智慧企業管理平臺、智慧校園管理平臺、身份識別終端。并以自有品牌、ODM、OEM等銷售方式,以國內市場為依托,將產品遠銷全球。
創建時間:1997年
上市時間:2015年(新三板股票代碼833552)
企業資質: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雙軟認證企業、名牌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優秀軟件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隱形冠軍企業
企業規模:公司擁有員工160余人,技術研發人員90人,特聘專家30多名
核心能力:軟件技術研發和硬件開發能力,滿足個性化產品開發和落地服務的能力